时间: 2024-11-19 01:19:05 | 作者: 乐鱼电竞
阿里、腾讯、京东三大国内网络站点平台接连“拆墙”,互联网竞争迎来“大和解”?
9月27日,淘宝官宣已支持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更新App至最新版即可体验。
此前一晚,有市场消息称,淘宝和京东双方在物流和支付上的合作达成一致:京东物流进淘宝,京东开放支付宝支付。
不过,有网友锐评:互联网,似乎开始回归“互联”了。从“王不见王”到“拆墙”开放,互联网竞争迎来“大和解”?
淘宝天猫全面接入微信支付、京东接入支付宝、京东物流进驻淘宝……互联网巨头各自打造的“闭环”生态之墙,正被渐渐推倒。
先是9月5日,淘宝发布了重要的公告,明确9月12日后逐步向所有淘宝天猫商家开通微信支付。这一消息被视为互联网里程碑式“拆墙”事件。
9月27日,淘宝天猫全面接入微信支付正式落地。当天,淘宝官宣已支持微信支付。
记者在平台测试发现,完成商品选购后,在支付页面选择“微信支付”,就可以完成支付,操作与此前支付步骤一致。不过要使用这一功能,需要更新至最新版的淘宝App。
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里程碑式“拆墙”也在发生:阿里与京东在物流和支付方面开始打通。
淘宝天猫即将正式接入京东物流,预计于10月中旬上线。这也代表着,此后淘宝商家在系统中选择商品寄送方式时,将新增京东物流选项。
同时,京东物流也将接入菜鸟速递和菜鸟驿站——两者分别是菜鸟的自营快递品牌和代收包裹的站点。
甚至京东还将正式接入支付宝支付,预计在“双11”前夕推出。记者发现,目前消费的人在京东下单,支付方式为京东支付、微信支付等。
事实上,互联网巨头在用户、商家等方面的争夺由来已久,并各自都建立起独立的物流、支付等体系。这也是外界用“拆墙”形容此次互联网巨头破壁的主要原因。
把时间回拨至2008年,互联网的“筑墙”正是始于这一年。当年,淘宝网屏蔽了百度的数据爬虫,成了中国互联网“筑墙”的开端。
公开资料显示,5年后的2013年,淘宝和微信开启了互相“屏蔽”。当年7月,阿里以控制淘宝交易风险为由,宣布暂停与微信相关的第三方应用服务。11月,手机淘宝对微信进行进一步封锁,关闭了从微信跳转到淘宝商品和店铺的通道,用户点击微信上的淘宝链接,出现的则是手机淘宝的下载安装页面。
很快,腾讯也采取了反制,以防止恶意营销为由,屏蔽了微信中所有的淘宝链接,包括下载链接的跳转,化成一句“您访问的淘宝网址已被屏蔽,如需浏览可长按网址复制并使用浏览器访问”。
2015年,淘宝推出淘口令,用户才能间接通过复制口令的方式在微信分享商品内容,但依然不能直接在微信端打开淘宝。
另一互联网巨头京东,此前也曾支持过支付宝支付。不过2011年5月,京东商城宣布不再使用支付宝作为支付方式之一。
对此,京东给出两点原因:一是支付宝的费率太高,每年京东都要因为支付宝的费率高而多支付500万~600万元;二是京东80%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用在线%,所以与支付宝停止合作不会给用户所带来影响。
而后京东转而选择与微信支付合作,并开始着手研发自己的支付平台,在2014年推出了线上支付平台京东支付。
在外界看来,无论是淘宝天猫全面接入微信支付,还是阿里、京东开放物流、支付,都是老对手在长达十余年互相“屏蔽”后的“握手言和”。
增量竞争时期,互联网巨头往往选择“圈地筑墙”,各自打造“闭环”的用户生态。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确实起到了抢占市场、保护自身流量的作用。但随着流量增长见顶,互联网行业整体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市场环境的一直在变化和消费的人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促使企业要重新审视自身策略。”
在他看来,互联网公司间的竞争逐渐从单纯的市场占有率争夺转向生态共建和服务的品质提升,合作成为共赢的重要途径。
“国家倡导公平竞争,打破垄断,鼓励平台间相互连通,以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江瀚说。
值得注意的还有拼多多的异军突起,抖音、快手等平台的直播电商、短视频等新业态火爆,都对传统巨头构成了有力竞争。
互联网产业分析师张书乐认为,拼多多、抖音等平台采取开放模式,“(这)也使得整个市场上的‘墙’在他们的壮大过程中成为一种摆设”。
张书乐向记者表示:“随着多元支付方式的普及,用‘自留地’的方式来维持用户黏性的价值已经不大。”在完成了对存量用户的切割后,现在比拼的是金融科技的升维水平,以此来增大用户活跃度和使用频率,“因此,打通壁垒,对用户的实际影响已经很低”。
至于物流的互联,张书乐认为:“在阿里构建好了自己的物流矩阵后,京东物流接入淘宝只会是一个补充而非威胁。”
换句话说,“拆墙”之后,竞争又回到了产品质量、价格、服务本身,这才是真正的挑战。
不过,互联网巨头相继“拆墙”的背后,是整个互联网的“相互连通”。在此之前,已经有多家互联网公司加入“相互连通”的阵营。
比如,2021年12月,快手与美团宣布达成相互连通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快手开放平台,打通内容场景营销、在线交易及线下履约服务能力。
又比如,2022年1月,百度联合美团、小红书、顺丰、携程、知乎、同程、猫眼、58同城等十余家企业宣布开启相互连通深度合作,在流量、技术、服务生态三大层面展开相互连通合作。
江瀚认为,通过架设壁垒来获取用户的时代正在远去,互联网竞争正在从“圈地”竞争逐步走向竞合开放,“这种转变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政策引导和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